能源知识
共担使命 共谋未来 携手打造中阿能源命运共同体——中阿能源合作回顾与展望jn江南体育app
新华财经北京9月28日电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跨越千年的传统友谊。能源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2013年共建“”倡议的提出,开启了新时代中阿能源合作新征程;2022年首届中阿峰会上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的提出,为中阿能源合作注入强大动力。中阿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不断加强发展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成效显著。面向未来,中阿能源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jn江南体育app,双方需要加强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融合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构建立体合作新格局,携手打造中阿能源命运共同体。
中阿经济与产业结构高度互补。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备的制造业体系,阿拉伯国家拥有能源资源优势,双方资源、市场、产业优势互补,促进相互间贸易、投资、金融等合作不断深化,为双方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国际能源市场稳定贡献积极力量。
一是能源贸易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阿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2年贸易额达4301亿美元。其中,能源贸易占双边贸易总额的49.35%。2022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2.72亿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53%;进口LNG1732万吨,占天然气进口总量的16%。
二是能源投资稳步扩大。截至2021年,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投资存量为229.5亿美元;阿拉伯国家在中国投资存量为35.4亿美元。中国对阿投资集中在油气、化工、物流等领域,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正在从传统能源领域向新能源领域拓展。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投资集中在石油化工等领域,沙特、科威特等国在中国江南综合体育天津、福建、浙江等地的大型炼化项目是典型代表。
三是能源带动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目前,阿联酋、埃及、卡塔尔等国与中国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中阿通过上海石油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目前已完成首单进口自阿联酋的LNG跨境本币结算交易。此外,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阿能源合作方面提供了大量融资支持。
四是能源合作助力中阿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阿拉伯国家作为中国主要的油气进口来源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油气需求依然巨大。对阿拉伯国家来说,通过向中国出口油气获取的资金有力支撑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此外,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依法缴纳税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一,友好关系是中阿能源合作的重要基础。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积极推动重大能源合作项目落地,协调解决能源合作重点、难点问题,保证了能源合作行稳致远。同时,能源合作已成为深化双边外交关系的助推器和增进政治互信的“加油站”。
第二,政策沟通是中阿能源合作的有力保障。中国与21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了共建“”合作文件,创立了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国家战略对话等双多边机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战略全面对接,中国—阿盟区域能源合作平台落地见效,为中阿形成更加紧密的能源伙伴关系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规则依据。
第三,互利共赢是中阿能源合作的根本目的。中阿坚持以契合双方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对接资源与市场,实现了真正的互利互惠合作。开展常态化沟通与行动协调,共同维护了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平衡,保障了双方及国际能源安全。
第四,市场化与企业主体地位是中阿能源合作的原则遵循。中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进行项目决策和运作、遵守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法规,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统筹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为能源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能源格局深刻重构。作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力量,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合作、携手前行,构建中阿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
第一,从传统能源为主,向油气+并重迈进。持续扩大油气贸易规模,鼓励支持双方企业扩大和优化相互投资;推动建立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以油气投资带动业务发展;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共同推动建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第二,从贸易投资为主,向贸易投资+市场协同的供应链产业链合作迈进。加大勘探开发和炼化合作,推动油田工程技术服务、设备贸易、行业标准对接,拓展运输航道的安全保障合作;加强在国际油气市场的沟通协作,在国际多边合作框架下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加强数字领域的交流合作,在智慧油田、管道、炼厂,产供链数字贸易平台等领域开展创新合作;深入推进“能源+”合作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产业园区等领域促进合作提质升级。
第三,从能源产业合作为主,向产业+金融合作并重迈进。巩固和扩大双边石油及其衍生品贸易、LNG贸易,扩大上海石油交易中心等平台在油气贸易中的使用,积极开展本币结算;支持双方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创设新型投融资基金、产融合作平台。继续拓展保险服务,开发能源专属保险产品;在多边合作框架下,推广与新能源投融资相关的资源准则和最佳经验。
第四,从能源经济合作为主,向能源经济+知识智力并重的一体化合作迈进。共同完善可再生能源国际标准体系、全球数据安全规则,参与国际规则标准体系建设;通过科技合作,带动科技资源互通、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加强在氢能、储能、风电光伏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加大新能源设备本地化生产合作;丰富人才交流机制与人才培养平台,继续建设好中阿清洁能源培训中心;推动成立能源智库合作论坛、能源科技机构联盟等,互办“能源合作年”“数字经济年”等活动。
本文作者余国为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