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知识

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专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董战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行业首当其冲丨解码政府工作报告

2024-03-13 01:31: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江南综合体育展。其中,具体工作目标包括三个大方向: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近日,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核算核查能力、全国碳排放市场扩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等问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董战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

  “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从当前碳排放的情况来看,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行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这些行业首当其冲需要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董战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董战峰认为,在机制、技术、政策、实施等各方面保障完善的情况下,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才能保证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保证有计划分步骤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才能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1世纪》: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目前,我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情况如何?

  董战峰:“碳达峰十大行动”是指中国政府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减排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

  一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成效明显。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加快,风电、太阳能电、氢能加快建设,水电、核电稳步建设;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煤炭油气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持续深化,终端用能清洁替代加快实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跨省区电力资源配置能力稳步增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也明显提升;能源转型支撑保障不断加强,从政策、技术再到体制持续推进、创新、深化。

  二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稳步扎实推进,都有一定的成果成效。如许多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产业转型在政府支持下转型成功;农业秸秆循环利用、工业固废、废水等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各部门积极开展节能减碳活动,让节能减排深入人心。

  三是国资央企努力在碳达峰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国资央企发展全局,持续强化组织实施,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节能降碳重点工程落实落地,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引领带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四是各地区认真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协调各行各业,做好“双碳”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谋划、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总的看,31个省(区、市)均已成立省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一是加强机制保障,建立“双碳”科技创新部际协调机制和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同时持续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营造适宜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的创新环境。

  二是技术保障,加强碳中和技术跟踪监测,重点关注碳中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投入,通过科技考核评价机制促进技术优选与迭代。加强技术成果的产权保护,推进完善国家科技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建立低碳技术侵权行为信息记录并纳入全国公共信用共享平台。

  三是完善政策保障,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完善经济政策和市场化机制。

  四是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节能计划和目标,加强能源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和参与度。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六是鼓励社会参与和监督,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碳达峰行动,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问题。

  在机制、技术、政策、实施等各方面保障完善的情况下,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才能保证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保证有计划分步骤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你认为哪些行业首当其冲?如何做好能力提升工作?

  董战峰: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从当前碳排放的情况来看,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行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这些行业首当其冲需要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

  具体来说,能源行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其碳排放量巨大,需要加强碳排放的监测和核算。工业行业包括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这些行业的碳江南综合体育排放量也相当可观,需要加强碳排放的管理和控制。交通和建筑行业则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城市化和交通拥堵的加剧,这些行业的碳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首先,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制定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方法,建立全面覆盖各行业、各地区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加强碳排放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强对碳排放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的时效性和精度。

  再次,强化碳排放核查和监管能力。加强对企业和机构的碳排放核查和监管,建立奖惩机制,对碳排放超标的企业和机构进行处罚,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

  最后,加强碳排放管理和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碳排放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综上所述,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需要政府、企业和机构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强碳排放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强化碳排放核查和监管能力,加强碳排放管理和人才培养,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你觉得碳足迹管理体系应该具备什么标准,如何推动工作开展,牵头方应该是谁?

  董战峰:碳足迹管理体系是评估和管理产品、服务或组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体系。建立这样一个体系有助于企业和组织理解其碳排放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以下是碳足迹管理体系应具备的一些标准:

  全面性:体系应涵盖所有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直接排放(如燃烧化石燃料)和间接排放(如购买的电力和热力)。

  准确性:数据收集、处理和报告的方法应科学、准确,以确保碳足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致性:应采用国际或国内公认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不同组织之间的可比性。

  持续改进:体系应鼓励持续改进,通过定期审查和更新,不断提高碳足迹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推进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层面,因此需要一个具备全局视野和协调能力的牵头部门。这个牵头部门可以是政府中的一个高级别机构,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或生态环境部,它们能够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并调动各方资源。在牵头部门的统筹下,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制定总体规划和政策框架:牵头部门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如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制定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框架,明确目标、原则、任务和时间表。

  建立标准和规范:制定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包括确定核算边界、排放因子、数据来源等,并推动相关标准的国际对接。

  加强数据收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监测体系,包括企业报告、第三方核查和政府监管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推广试点示范: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或地区进行试点示范,探索碳足迹管理的有效模式和实践经验,为全面推广打下基础。

  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碳足迹意识和管理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

  在推进过程中,牵头部门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和协作平台,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实施。

  此外,为了确保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还需要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碳足迹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同时,还需要鼓励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碳足迹管理工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董战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这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需要制定统一的核算标准和方法,明确核算原则、内容和程序,以确保生态产品价值的科学准确评估。

  二是推动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信息平台、举办生态产品推介会等方式,促进生态产品的供需对接,帮助消费者了解并购买到优质的生态产品。

  三是完善生态江南综合体育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对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企业和个人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以激励其继续保护和提供生态产品。同时,建立生态产品损害赔偿制度,对破坏生态产品的行为进行惩罚。

  四是加强生态产品品牌建设。选择省、市、县等不同层面开展试点示范、提炼产业模式,探索不同类型生态产品市场化路径。通过培育生态产品品牌,提高生态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是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如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生态产品众筹等。EOD 模式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EOD 模式通过产业链延伸、组合开发、联合经营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增值反哺、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可持续经营,以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关联产业收益,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的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政府:一是部门间要形成整体合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统筹协调,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统计局等部门统筹开展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和价值评价等工作,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统筹推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推动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财政部、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等。二是地方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地方要结合地方实际,重点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供需精准对接、可持续经营开发、保护补偿、评估考核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企业:积极开发和提供生态产品,加强生态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活动,如购买生态产品、参与生态旅游等。同时,加强生态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总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通过建立健全的核算体系、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完善保护补偿机制、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实现模式等措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转化和利用。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