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知识

给迷信电动车的你一点小知识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2023-05-25 23:25:0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看到如今国内如此之多的“新能源”自主品牌车企,其推出的新车上有着好几块大屏、高等级辅助驾驶等配置,小编感慨到它们的“智能化”实在是泰裤辣!再看回10多年前,在各大一线电动出租车,电池续航只有200km左右,车上屏幕也没多少块,实在是太“落后”了。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新派电动车,在这10多年的进化进程里,除了多了几块屏幕以及更大的电池容量之外,好像还真的没啥特别不同的地方.....

  图:中国香港地区以及中国大陆地区,都曾经出现以比亚迪E6为蓝本的出租车。

  图:比亚迪E6作为比亚迪于2011年推出的电动车,其新车售价来到了将近30万元。要是以现今那些媒体老湿、车评人的眼光来看,这台比亚迪E6就是一台配置极差、续航里程低下、性价比极低的垃圾。毕竟车上没有多少块大屏幕、高等级辅助驾驶、大电池容量,车重达2吨以上,怎么能配叫做电动车呢?你们说是吧(狗头)。

  只不过,纵观电动车历史,这台123年前由Ferdinand Porsche(费迪南.保时捷)打造,并在巴黎世博会上展出的Lohner-Porsche,除了没有屏幕等“智能化”配备、续航少点之外,基本上和现在的电动车没啥太大区别。甚至Lohner-Porsche还用上了轮上电机,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台100年前的产物比如今的新车还要智能一些。

  图:Lohner-Porsche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史上第一辆没有变速箱的汽车”。

  电动车最早诞生于1832年的欧洲,1881年已经开始投入市场实战,都是19世纪的产物,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小编为什么一直都不赞同,国内那些媒体老湿、车评人整天将电动车称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试问这种比内燃机技术诞生得更早的科技,有啥资格能被称为新能源?要是这样说的话,那么内燃机汽车也能被称为新能源车了吧?不知道各位看到这里会不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电动车源自欧洲,但为什么现今欧洲却不是满大街的电动车,而是汽油车占绝大部分比例呢?在这个问题里,就会牵扯到一个技术断层的问题,而汽油便是一大“始作俑者”。

  图:Robert Anderson(罗伯特·安德森)制作出第一台电力驱动的车辆,比内燃机汽车的诞生早了五十多年,因此他被称为“电动车之父。”

  电动车的第一个春天在1897年终于到来,欧洲汽车协会于1897年在柏林成立,并制定了机动车的三种动力形式架构,蒸汽机用于铁路、汽油车用于乘用车、电动车则可以用于陆路或者铁路货运,自此电动车有了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生产电动车的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从1896年至1939年间,全球注册的电动车品牌多达565个,虽然比接近2000个的汽油车品牌要少一些,但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而且销量也可以和蒸汽、汽油车平分天下。

  只不过,这种三家鼎立的情况随着汽油的提炼工艺精湛进步后,逐渐被改变。1911年伯顿工艺(Burton process)被研发出来,该工艺就是在压力蒸馏器中加热原油从而获得汽油、柴油等副产品的一种技术,通常又被称为热裂解工艺,并在1913年1月7日获得专利。因为这个工艺的出现,电动车在续航里程等各个方面开始跟不上人们对汽车应用的需求,电动车的销量也随之走向下坡。再加上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对汽油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电动车也就逐渐地消失在汽车市场上。

  图:这是人类第一辆时速超过100 kph时速大关的机动车,1899年4月29日测试时达到105.88 kph的时速,该车由两台Postel-Vinay电机提供68匹马力推进,两组电池提供能量。(当时的汽车能到二三十公里时速就已经是跑车或者赛车了)

  直到90年代电动车才被美国人“复活”了一次,只不过这次的复活顶多算是昙花一现,因为来到千禧年后它又消失了。有读者可能会感到很迷惑,90年代以及进入千禧年之后,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般规模的战争,也没有类似石油危机的事件发生,为什么电动车会无缘无故地又消失在汽车市场?更何况这件事发生在有着能源大国之称的美国。导致该情况发生的“罪魁祸首”又和汽油有关,只不过这次牵扯到的不是汽油本身,而且其背后的石油公司。

  图:汽油这玩意一直以来都有着一个挺特别的称号——液体黄金,因为它会伴随着世界上各种时事而改变售价,就和黄金一样。另外,要是加满一缸油的话,根据使用的汽油标号不同,最终的价格也不会比买几克黄金便宜。加上汽油被发动机烧完就没了,而黄金还能在手里把玩把玩,价格合适甚至还可以出售套现。

  美国之所以会发生该事件,就要从1990年开始说起了。当时美国政府开始鼓励本地车企生产些零排放车型,也就是电动车ZEV/EV。而美国当地的龙头车企之一GM(通用汽车)很快就交出了答卷,在1990年的洛杉矶车展上,GM带来了一台名为Impact的电动概念车。该概念车款在车展上非常受媒体、车迷们的欢迎,因此GM借着势头在1996年推出了名为EV1的半量产型电动车。

  EV1推出时便是以租赁的形式在美国各大主要城市销售,因为使用成本低、新奇等缘故,车子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一大批感兴趣的人们租赁。GM集团也在宣传上下了很大功夫、资金,以拓展EV1的潜在客户群体。作为一台双门双座的B级轿跑车,EV1在推出的首年便吸引了660位车主。1999年推出的改款车型还吸引了457位车主;直到2002年问题出现了,GM在2002年因为“某些原因”开始对外宣布停止EV1的租赁,并要求经销商集中回收车子。

  图:要是让现在的媒体老湿们看到这台EV1的实车,并要求他们拍一条相关的短视频,不知道他们会对着这台20多年前的电动车说些啥呢?

  此消息一发出,让许多EV1的租赁者、媒体们感到相当意外,毕竟事发突然加上之前也没有任何征兆,以及GM官方对此的解释相当马虎,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车型在市面上反响一般,且利润低等。对于这样的解释,EV1的租赁者当然不服,便很快地发邮件咨询GM总部究竟是什么回事,然而这些邮件无一例外地被退回或拒回。GM如此反常的举动江南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很快就引起了媒体、车迷、租赁者的猜测,这部分群体的猜测都非常集中地指向一大问题,那便是电动车动了汽车发动机配件生产商、石油公司的蛋糕。

  美国这个国家被人们称为“车轮上的国度”,意思是在美国车辆的普及率相当之高。在电动车重回大众视野之前,美国的汽车基本上都是由汽油、柴油车占据市场,而汽油、柴油都是由石油提炼而来的,石油的背后便是由石油公司操盘。但是电不同,电力是由电力公司收费、提供的,这就脱离了石油公司的掌控。正所谓积少成多,要是越来越多人买电动车,那么石油公司的油水岂不是少了很多?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及美国的Standard Oil(标准石油)公司,这家由约翰·洛克菲勒和几位大股东创立的曾经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在事业巅峰时期,曾掌控了美国90%的石油流通,可以说基本上整个美国中只要是牵扯到石油的企业都和标准石油公司脱不了干系。

  图:标准石油在巅峰时期的实力正如上图所示,这张由艺术家Udo J. Keppler 创造的艺术图可以说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标准石油公司的恐怖之处。

  除了石油公司之外,电动车也不像汽油车那般需要维修发动机、保养等维护,这里又会牵扯到汽车配件生产商的利益,特别是美国这种根深蒂固的汽车国度,可以想象到这些石油公司、汽车配件制造商群体有多么的庞大。电动车一旦普及,这些公司的油水就会大大减少。在这样的前提下,EV1甚至是电动车“必须死”。

  图:毫不夸张地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已经不能算是一家公司那么简单,要说它是石油帝国还差不多......

  因此小编推断,EV1以及美国电动车企业正是在石油公司、汽车配件生产商的“干扰”下,逐渐地又被推翻了。这种情况到2023年的今天,似乎又有所不同了,毕竟Tesla已经做大做强到现在这般地步了。难道石油公司就不出手打压它吗?结合实际情况,小编有以下看法:首先特斯拉在创业初期只是一家小型车企,在规模上并没有像GM这种老派传统车企这般庞大,因此初期的特斯拉对石油公司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再者特斯拉这家车企主推的并不是电动车,而是整个生态(类似Apple)。特斯拉在美国一直鼓励人们购买他们家的太阳能板,转化电能供给家庭、车子用。但是能在家里安装的太阳能板毕竟数量有限,加上转化效率低等问题,每天能帮车子充的电相当有限。因此在这种生态下,电动车基本上只能在市区使用,要是想穿州跨省旅游的话油车一定是首选。既然特斯拉的定位是美国家庭的第二辆车,那么就几乎不会对石油公司造成多大的影响。

  图:只不过,在这样的生态下,Tesla得罪的是电力公司罢了.....相比起石油公司,电力公司几乎不值一提。

  至于如今电动车满大街的中国,其实还真挺可怜的。欧洲、美国先开始玩并且最终都被淘汰下来的电动车,在国内竟然能被媒体老湿说成是弯道超车的关键....玩别人剩下的东西,是怎么样个弯道超车法?难不成又是加几块大屏幕、高等级辅助驾驶就是“超车”了?而且当今放眼全球,都没有哪个国家有一套优秀的废旧电池处理流程、技术,随着电动车越来越多,以后会出现的废旧电池也会等比例增加。这何妨不是在污染我们国家的环境呢?而且电动车从诞生至今,在技术上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小编是真觉得没必要继续尬吹了.....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