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知识
十年施政!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风驰电JN江南体育掣
“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政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仅驱动着技术继续深入创新,也积极推动新能源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更多产业转型升级。”
政策是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向,回顾近十年来新能源产业相关政策,从最初的尝试探索到后面建立技术优势、全方位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风口,产业之间的融合愈发紧密,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能源汽车的十年发展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首次提出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同年启动“十城千辆”工程也拉开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幕。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2013年,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江南综合体育培育一批技术研发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的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培育10—15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半导体龙头企业。
在2014年,国家能源局印发《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能源重大工程为载体,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推动能源装备国产化,打造能源科技装备“升级版”。而国务院办公厅则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大对基础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以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强技术攻关,力争新一代核电等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加强科技自主创新,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能源科技创新升级版,建设能源科技强国。
加快形成新能源自主知识产权是这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中国从国家顶层政策规划了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强调以科技自主创新推动能源科技强国建设,以能源创新再造产业活力。
总之,到2015年,经过“十五”到“十二五”十五年的努力,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能力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自主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能有效联合产学研力量与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竞争的国家创新体系,搭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研发平台,初步构成了关键零部件的配套研发体系。
在绿色发展的潮流下,依托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进入“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劲头更加强势。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相继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数个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十三五”规划。这些规划从多个角度强调,加强能源互联网技术、产品和模式等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加强能源互联网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技术研发、试验验证、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电设计、建设和服务全产业链;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支持成立企业间风电技术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做好国际风电技术合作间的知识产权工作;加强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在国际前沿、共性技术联合研发、新产品制造、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合作等。
为完善新能源知识产权服务,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研究设立国家级无形资产转让交易平台。之后,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出台《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研究,知识产权布局和储备研究,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支撑;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能技术和产品,鼓励通过参与国外应用市场拉动国内装备制造水平提升。
随着风能、太阳能、电能等技术创新在不断深入,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中提到,在纯电动汽车整车投资项目中,企业法人要拥有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并得到授权或确认;股东对关键零部件具有较强掌控能力,拥有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电机、车用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2020年,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鼓励科研人员开发新能源汽车领域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成果。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构建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强专利运用转化平台建设,建立互利共享、合作共赢的专利运营模式。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JN江南体育,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加强新能源生产使用和制造业绿色融合。顺应分布式、智能化发展趋势,推进新能源生产服务与设备制造协同发展。多地也相继出台政策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如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政府关于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到,到2022年,在绿色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形成3-5家百亿级龙头企业,20家左右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3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点企业。
“十三五”期间的这五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创新与进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政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仅驱动着技术继续深入创新,也积极推动新能源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更多产业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储能产业竞争力,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引导提升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重视上下游协同,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积极推动从生产、建设、运营到回收的全产业链发展。
加快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完善可再生能源创新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展洽会等多种形式,江南综合体育加强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
之后,在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导向下,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点专项,采取“揭榜挂帅”机制,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此外,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其中提到,新能源低碳企业要加强低碳技术知识产权服务。建设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不断提升低碳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利用能力。支持建设一批低碳技术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引下,《“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等相继出台,从多个角度提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强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清洁生产核心技术装备的企业和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清洁生产服务机构;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完善能源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
氢能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一大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到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支撑平台,鼓励行业优势企业、服务机构,牵头搭建氢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氢能产品检验检测及认证综合服务、废弃氢能产品回收处理、氢能安全战略联盟等支撑平台,结合专利导航等工作服务行业创新发展。之后,部分省市,如安徽省也跟进出台了《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其中提到鼓励行业优势企业、服务机构,牵头搭建氢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氢能产品检验检测及认证综合服务、废弃氢能产品回收处理等公共服务平台。
今天,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激烈。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行业的生产成本正在逐步降低,新能源的产品市场也将进一步打开,全球新能源革命正处于爆发增长期。在新政策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正在书写新的时代答卷。体现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技术专利以及新能源企业知识产权的应用与保护,都是新能源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未来,知识产权一定会更好地服务新能源产业高质量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