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新闻中心

江南·体育(JN)官方网站-APP手机版下载中报]亿华通(688339):亿华通 202重型设备配件网站3年半年度报告

2023-09-01 07:18:1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51.11万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1,650.65万元。本期业绩亏损主要原因为(1)燃料电池行业现阶段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市场规模较小,营业收入具有一定波动性,且通常集中于下半年;(2)公司始终坚持以研发驱动发展,持续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公司根据持续扩大的经营规模,相应的加大了在市场拓展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投入,以充分把握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化发展的机遇,员工人数从去年同期的879人增加到1094人;(4)为进一步夯实公司资产质量,公司对部分已不能满足客户市场需求或适配公司在售产品的存货等计提了减值损失。

  尽管公司管理层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但如果未来行业发展未达预期导致市场需求持续下滑,或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随着各方面支出成本的不断增加,如公司不能获得足够多的订单并扩大销售至公司扭亏的规模经济水平,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并将继续亏损。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是因为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占用了大量营运资金。公司所处行业目前进入快速发展期间,资金需求仍将快速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可能导致公司营运资金不足。由于公司尚处于研发及产业化初期阶段,债务融资能力较为有限,如果未来不能持续拓宽融资渠道,不能有效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则公司存在导致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

  五、 公司负责人张国强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宋海英 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红黎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本公司对投资者的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具体详见“第六节 重要事项”之“二、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 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一种将外部供应的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 直接转变为电能、热能、和其他反应产物的发电装置。外部

  供应的燃料为氢气,氧化剂为氧气,如无特别说明,本报告 中所述燃料电池系统或氢燃料电池或燃料电池均指质子交换 膜氢燃料电池,即一种以全氟磺酸型固体聚合物为电解质的 氢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汽车中的储氢发电复合系统,由电堆、空气供给系 统、氢气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控制系统、车载储氢系统、 DC/DC等一系列部件构成。

  由两个或多个单体电池通过紧固结构组成的、具有共用管道 和统一电输出的组合体

  电堆部件,系收集电流、分隔氧化剂与还原剂并引导氧化剂 和还原剂在电池内电极表面流动作用的导电隔板

  能产生电催化作用而且本身并不进入最终产物的分子组成中 的物质。本报告中催化剂特指膜电极组件中的催化剂。催化 剂通常为均匀涂覆在质子交换膜上的微小颗粒,这些微小颗 粒通常为碳载体和铂颗粒,可将氢气离化成氢离子(氢离子 即为质子),使氢离子可以透过质子交换膜与空气中的氧气 进行反应

  直流电压变换器,在燃料电池汽车中的应用场景中,负责将 燃料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至汽车驱动电机的工作电压, 与燃料电池共同组成稳定可控的直流电源

  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正常运行条件下,燃料电池系统最大连续 输出功率。额定功率的计量单位为千瓦(kW)

  燃料电池系统在环境温度低于0°C的冷启动能力,冷启动是 指在充分的浸车之后,在标准环境温度进行启动

  燃料电池系统在额定工作点下的功率衰减 20%所经历的工作 时间,计量单位为小时(h)

  将氢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出的效率,能量转化效率越高, 对氢气的利用越有效

  说明:半年报部分表格中数据加总之和与列示的合计数如存在尾数差异,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实现营业收入 15,351.93万元,同比减少 42.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1.11万元,同比减少1,650.6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36.73万元,同比减少 25,364.38万元,主要因为本公司所处燃料电池行业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营业收入通常集中于下半年;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81,825.58万元,较上年年末增加 103,429.9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19,071.33万元,较上年年末增加84,861.01万元,主要系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完成挂牌上市获得股权募集资金。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 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 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 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批量生产。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项目等燃料电池领域重大专项课题。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目前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公司与国内主流的商用车企业宇通客车、北汽福田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车辆已先后在北京、张家口、上海、成都、郑州及唐山等地上线运营。

  1.研发模式:公司秉承“预研一代、开发一代、推广一代”的研发理念,遵从纵向一体化的研发路径,并坚持自主研发为主,同时通过承接国家科技重大课题以及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与行业技术优势企业、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合作研发的模式,致力于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密度、耐久性以及降低产品成本。

  2.采购模式:公司生产燃料电池系统的主要物料包括电堆及相关部件、空气压缩机及直流电压变化器等,公司已具备国产电堆量产能力。公司采购程序主要包括零部件承认、供应商开发与管理、订单采购。

  3.生产模式:公司一般在取得客户订单后安排生产,并根据市场预判进行适量的备货,主要生产程序包括生产准备、首件生产、正式生产、生产过程监控以及成品检验入库等,整个过程严控质量关,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4.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模式属于直销,主要销售对象为国内商用车生产企业,公司销售程序主要包括形成初步销售意向、样机技术匹配及认证、公告目录以及批量化销售。

  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清洁低碳、可储可运、灵活高效的特点和优势。氢能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运输、建筑、储能、发电等领域。为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通过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决定来应对全球环境危机,并在国家层面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氢能已成为全球共识。

  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且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推动交通领域低碳转型以及提升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2021年氢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产业布局,氢能产业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均明确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战略地位。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JN江南体育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各地方政府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方面也纷纷发力,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地区发布了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政策,推动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由于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综合成本较高,但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冬奥会等赛事上的规模运用,全球双碳目标背景及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释放的机遇,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超过2400辆,同比增长超过70%,同时从应用场景看,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已由前期单一的公交领域商业化示范应用向公交、环卫、城市物流配送、冷链运输、渣土运输等多场景示范应用转变,同时也在船舶、热电联供等新领域展开应用。

  作为我国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商业化的先行者,公司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具备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量产能力。

  公司基于行业经验及前瞻性市场判断,提前拓展百KW级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并积极与国内主流整车厂合作拓展开发客车、环卫车、牵引车、冷链物流等新车型,扩大了产品市场覆盖度,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对氢能产业的明确定位及全国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政策的实施,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参与者的数量日益增加,但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目前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发布877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不含底盘公告),其中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133款,位居行业前列。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燃料电池行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及示范应用,燃料电池相关产业链基本健全,目前国内企业基本掌握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从燃料电池系统到电堆、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再到双极板、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的批量国产化应用,系统综合成本、产品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改善。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氢能相关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江南·体育(JN)官方网站-APP手机版下载,同时随着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政策的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燃料电池成本将快速下降。未来国家将通过构建氢能制、储、运、加供应体系,通过区域示范应用和财政奖励等措施刺激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扩大下游应用规模,并制定了“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5万辆”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此外,作为新兴产业,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不仅仅是汽车工业的机会,还可以进一步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氢能及燃料电池还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船舶等交通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发电,建筑热电联供等领域,从氢气的制、储、运,到氢能产业链下游应用,横跨能源、材料、装备制造、汽车、电力、建筑等多个领域,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出全新的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引进研发专业人才,通过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及完善研发管理体系等方式保持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不断探索研究燃料电池系统领域的前沿技术,并基于自身研发优势及长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的进步、产品性能的优化及迭代。上半年研发投入7,659.73万元,围绕燃料电池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耐久性、可靠性等核心技术指标继续展开研发,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性能及一致性。同时为多元化拓展公司产品应用场景,公司开展了热电联供新应用的开发,未来能够为分布式能源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53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100余项,软件著作权103项。

  完成全氟质子膜考核评价体系 的设计报告及对全氟质子膜干 湿循环、OCV与COCV测试的研 究,相关指标已达标,同时已完 成12件发明专利申请,发表论 文3篇江南·体育(JN)官方网站-APP手机版下载。

  建立一套稳健、可靠、完整的质子膜测试方 法,分析不同运行环境质子膜有形变情况 下的导电、透气等参数变化规律,形成全氟 质子膜性能与寿命考评技术与装置,指导 膜电极与燃料电池的制备

  完成电堆测试台原理设计、各 子系统设计及验证,完成功能 样机的内测及调试优化。

  完成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测试设备开发, 提出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方案设计、匹 配计算及选型,整体电气原理及接线设计, 结构设计开发,上位机和下位机软件部分 控制策略制定、整体架构和软件编写,电堆 测试设备的调试。

  完成项目实施计划及技术需求 调研;完成3份与课题相关的调 研报告,完成单电池性能验证, 目前正进行耐久测试。

  开发电站用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在线和离 线验证和表征方法,建立完整的认证体系, 最终以满足燃料电池电站对于寿命的科学 预测需求的应用

  开发燃料电池系统样机 1台,发电额定功 率≥240kW;发明专利≥5项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系列电 堆产品的拓展应用,完成适配 乘用车及电站电堆的开发。完 成电堆主要材料国产替代方案 的初步验证。

  装载于各类 燃料电池系 统,主要应 用于物流 车、大中型 各类客车、 卡车等

  大功率 240KW产品 B样已完成 部分关键测试验证;通过持续 优化控制策略、改进替代零部 件等方式持续优化 80KW及

  完成预研一代系统开发设计及 开发需求分解;通过加速测试、 活化工况寻优等方式完成系统 耐久性测试评价体系并推广至 系统开发过程中。

  重点围绕燃料电池系统共性技术、底层支 柱性技术、基础科学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助 于产品属性的提升。

  持续优化迭代燃料电池关键零 部件,已完成比例阀、节温器等 部件的开发迭代;完成核心部 件纵向开发方案验证。

  设计开发一系列燃料电池专用的高可靠高 集成度的零部件,用于国产燃料电池系统 继承。

  完成电池堆设计及操作参数, 完成电堆控制策略及氢空水电 匹配的优化与验证。

  建立电池堆三维多物理场高精度预测模 型,应用于大规模车用燃料电池堆设计及 水热管理策略优化。

  已完成前燃料电池与整车布置 方案设计及系统指标的拆解, 完成电堆系统设计方案。

  面向长途 重载应用 场景的大 功率长寿 命燃料电 池发动机 系统技术 开发

  针对爬坡、加减速、高低温等工况,从系统 -电堆-部件入手,通过多层级协同攻关解 决材料、工艺、设计、控制等关键科学及工 程问题,提升系统输出性能、耐久性、经济 性及环境适应性,实现长途重载商用车全 工况需求覆盖。

  完成对已搭载空压机、增湿器 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测试与标 定,完成相关BOP辅件性能及寿 命测试,相关任务指标均已完 成

  完成空压机与增湿器对燃料电池系统性能 指标影响的研究,提出空压机与增湿器在 燃料电池系统的机械接口设计、电气接口 设计、性能指标定义等需求,完成空压机、 增湿器与燃料电池系统匹配测试台架的搭 建

  完成燃料电池系统台架测试以 及低温启动,高海拔适应性测 试以及耐久测试,整车测试进 行中。

  研发超过 160kW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 突破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辆长里程、高功 率和长寿命的关键技术,能够稳定运行于 低温、高海拔场景。建设燃料电池车辆大数 据智慧监控平台

  面向冬奥 高寒地区 车载氢燃 料电池电 堆耐久性 预测应用 与智慧平 台开发

  完成耐久性应用预测模型搭建 并应用于实况分析,相关任务 指标均已完成。

  通过大数据软件做人工智能关联关系分 析,提取不同应用场景的特征工况,结合实 验室分离子工况加速测试结果来确定全工 况寿命衰减拟合曲线,建立耐久性算法模 型,最后搭建智慧平台,来用于实车的寿命 监控和在线分析,同时根据在线分析结果, 来对运行电堆的控制进行主动干预调整, 进而延长电堆使用寿命。

  情况说明:在研项目不包括在报告期内已结题验收的项目,本期投入及累计投入金额中不包含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购置支出。

  公司经过多年技术及经营积累,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与研发优势、规模化生产与推广优势、市场布局优势、核心零部件供应优势及人才优势,具体如下:

  公司始终坚持“预研一代、开发一代、推广一代”的研发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累,突破了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燃料电池系统低温快速启动、空气流量与压力解耦控制、水含量闭环控制等多项技术难点,产品关键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商业化实践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公司具有一系列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1000项专利及103项软件著作权。同时,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等重大专项的支持下,通过完成国家科技专项课题形成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储备。

  公司通过示范运行、联合承接国家课题、合作开发燃料电池车型等方式与宇通客车、北汽福田等我国主流商用车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品牌声誉,技术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同时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与北汽福田、宇通客车联合参与了北京市科委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牵头的燃料电池汽车重大示范运行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车辆已在北京、张家口、上海、成都、郑州及唐山等地投入商业化示范运营,规模化的推广运营积累了大量的实况运营数据,为公司的产品迭代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公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零部件选型、验证及质量检验体系。我国燃料电池系统行业处于产业化初期,产业链基础较为薄弱,但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生产涉及大量零部件采购,公司通过长期的磨合及自主培养供应商,与国内主流的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与合作开发机制。

  同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在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及零部件测试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建立了覆盖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阀件等完善的测试体系,国产化零部件供应体系为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规模化降低成本、保障零部件供应安全和提高上游零部件质量保障。

  公司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引进燃料电池领域内的研发、技术和生产人才,并通过承接国家重大课题、产学研合作、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和企业自身的持续研发等为该等人才后续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储备了一批拥有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团队。

  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为336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0.71%,研发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在50%以上,为公司在燃料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充足的人才储备。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2023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推动落实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继续将研发与技术创新置于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位置,持续投入研发进行产品技术更新及迭代,并研发布局新业务领域,积极将研发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同时公司在管理中强化组织建设、深化经营管理,优化人才结构,持续完善资源布局,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夯实基础。

  1、实现营业收入 15,351.93万元,同比减少 42.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1.11万元,同比减少1,650.6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36.73万元,同比减少 25,364.38万元,主要因为公司所处燃料电池行业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营业收入通常集中于下半年;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81,825.58万元,较上年年末增加103,429.9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9,071.33万元,较上年年末增加84,861.01万元,主要系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完成挂牌上市获得股权募集资金。

  2、在研发及新品开发方面,公司始终坚持“预研一代、开发一代、推广一代”的研发理念,上半年投入研发7,659.73万元,围绕燃料电池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耐久性、可靠性等核心技术指标继续展开研发,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性能及一致性。同时为多元化拓展公司产品应用场景,公司开展了热电联供新应用的开发,未来能够为分布式能源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3、在产业合作方面,目前公司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搭建校企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前进行相关人才和技术的储备。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入选了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燃料电池赛道的牵头单位名单,作为入选单位,公司将与行业内其他单位共同按照国家能源局提出的任务要求,围绕相关技术自主创新,坚持燃料电池系统的国产化开发。

  4、在产品市场方面,公司继续秉承“点-线-面”发展战略,重点围绕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及潜力城市进行开发,搭载公司产品的燃料电池汽车已在北京、张家口、上海、成都、郑州及唐山等多个城市投入运营,且公司产品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至冷链运输、环卫及重卡等多场景。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共发布877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不含底盘公告),其中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133款,位居行业前列。为了更好的推动整个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了氢能科技公司,新公司将整合各方资源在上游制氢领域布局,逐步开拓氢能业务市场。

  5、在资本市场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完成了挂牌上市,公司在港股资本市场的成功登陆,进一步补充了公司经营发展所需资金,同时也更有利于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51.11万元。未来公司开展经营业务将重点在增强研发能力、扩大电堆生产能力、改善供应链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方面加大投入,且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经营管理开支将进一步增加。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销售定价和毛利率均可能下降。若公司未来在市场推广方面未达预期,公司仍将持续亏损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51.11万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1,650.65万元。本期业绩亏损主要原因为(1)燃料电池行业现阶段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市场规模较小,营业收入具有一定波动性,且通常集中于下半年;(2)公司始终坚持以研发驱动发展,持续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公司根据持续扩大的经营规模,相应的加大了在市场拓展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投入,以充分把握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化发展的机遇,员工人数从去年同期的879人增加到1094人;(4)为进一步夯实公司资产质量,公司对部分已不能满足客户市场需求或适配公司在售产品的存货等计提了减值损失。

  尽管公司管理层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但如果未来行业发展未达预期导致市场需求持续下滑,或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随着各方面支出成本的不断增加,如公司不能获得足够多的订单并扩大销售至公司扭亏的规模经济水平,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并将继续亏损。

  随着氢燃料电池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燃料电池领域的新进入者快速增加,各大整车厂和系统生产企业不断加大对燃料电池领域的资源投入,市场竞争加剧。尽管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期继续维持较高的技术壁垒,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但如公司研发活动成果不及预期,或公司在未来不能及时响应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变化将面临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丧失市场份额及产品售价下降的风险。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目前仍处在商业化的初期阶段,整车厂商尚未普遍开展燃料电池车型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国内头部整车厂企业进入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较早且在其重点区域市场中占据较大优势,在燃料电池汽车销售中的份额占据大半,导致公司现阶段客户数量较少、客户集中度较高,公司目前主要客户为北汽福田、宇通客车等整车厂商。如果目前主要客户业务拓展不利或者公司无法继续深入开拓新客户或新市场,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独立持续经营能力。

  公司产品燃料电池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等领域,且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着整车运行的安全性。由于氢气本身具有易燃易爆、扩散速度快等物理化学特性,亦使得公众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性普遍存在顾虑。标准化是提升燃料电池产品质量的基础,目前我国燃料电池和氢能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还将不断加快更新,从而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若未来公司不能适应国家质量标准的变化,不能严格控制外购核心零部件的产品质量,或是由于自身的设计、生产和工艺导致出现质量瑕疵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公司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诉讼赔偿以及负面舆论影响,对公司的品牌声誉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生产与销售均具有季节性,公司业务也受到该季节性影响。汽车制造商通常在年初审视政府补贴政策及市场需求后选取所需的产品型号,以确保生产的燃料电池汽车符合补贴的条件及市场需求,公司的订单确认和生产安排也基于该惯例。另外,由于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仍处于早期商业化阶段,其供应链不如燃油车行业或电动汽车行业般发达。因此,公司于下半年开始生产后,最终的产品完成及交付时间通常在第四季度进行。鉴于我国燃料电池行业尚处于商业化初期,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受到补贴政策以及产业发展不足等方面影响,预计生产经营活动季节性特征仍将持续。

  由于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供应链尚未完全成熟,目前优质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供应商数量有限,公司的供应商选择亦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如公司主要供应商无法持续满足公司质量标准、交付时间等交付要求,或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导致公司供应链整合滞后,可能会造成公司经营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公司业绩表现。

  受燃料电池补贴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销售产品时按照扣减补助后的价格与消费者进行结算,中央或地方财政部门再按程序将企业垫付的补助资金再拨付给生产企业,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普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于整车厂在汽车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导致公司存在受整车厂资金链影响较大、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的情况,实际的回款周期普遍在1-2年左右或者更长。公司的收款进度普遍取决于客户自身的资金状况,如果公司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恶化,或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资金环境无法根本改善,公司收款不稳定的情况将持续存在,可能导致公司存在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甚至损失的风险。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53,303.38万元。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是因为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占用了大量营运资金。公司所处行业目前进入快速发展期间,资金需求仍将快速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可能导致公司营运资金不足。由于公司尚处于研发及产业化初期阶段,债务融资能力较为有限,如果未来不能持续拓宽融资渠道,不能有效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则公司存在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

  目前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于燃料电池系统的销售,现阶段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补贴政策的支持。2020年财政部等部门对现行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政策做出调整,从向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发放补贴,改为向示范应用城市群进行奖励。2021年 8月起,国家批准了北京、上海、广东、郑州和张家口为首的五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公司大部分客户都位于该等城市群。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监管框架及政策相对较新且仍在演变,这些政策可能受到我们无法控制的限制及不确定因素影响,如果政策变动、财政紧缩或其他原因而导致减少或取消财政补贴及经济激励等优惠政策,这些将会对公司的燃料电池系统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搜索

网站地图